江南情缘旗下网站--面向所有婚介服务机构 您好!请  免费试用  或  马上登录
加盟咨询热线:17369727060
客服QQ:366199993
首页   |   什么是婚恋宝   |   分站加盟   |   新手上路   |   加盟费用   |   免费试用   |   帮助中心   |   在线问答   |   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最新公告
行业资讯
投资合作
招贤纳士
联系我们
行业资讯 :

交友网站畅想10亿元产业 用户规模3年破1亿
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     发表时间: 2007/1/26 15:01:06

  有机构预测,至2008年中国网上交友用户规模将突破1.1亿,市场收入将接近10亿元

  本报记者 陈小莹 发自上海

  从相亲到网恋

 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,正在逐步改变着中国人处理情感的方式。

  “我觉得网络聊天给我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。”1982年出生的吴旋(化名)是一个典型的“80后”人,她每天花在网络聊天上的时间有2~3小时,有近1/3的朋友是网友,“我觉得在长时间聊天之后的见面,比猛一见面的‘相亲’更容易水到渠成。”

  在网络这种新方式出现之前,中国年轻人的择偶网络主要是靠亲缘、地缘和业缘。亲缘多数依靠父母或者长辈介绍,地缘凭借邻居牵线,而业缘主要是同事和同学之间互相介绍。无论是哪一种网络,相亲都是一种主流的见面方式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园,七八十年代的咖啡馆,两个陌生男女在牵线人的陪同下见面,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线。

  不过,现在这些正在随着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而成为历史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最新的数据表明,截至2005年12月31日,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.11亿,其中57.9%的为未婚网民,30岁以下网民占据了71%。

  “其实两者并不排斥。网络聊天发生的爱情,只是进入传统爱情的前奏。”通过网恋找到另一半的叶子(化名)觉得,一旦双方有意,就必然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中,步入传统的爱情方式里去。

  “我觉得这是媒介和文化的一种进步。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对本报记者说,“网络传播能够让交流的双方摈除对世俗条件的考量,这样的爱情才更深入内心。”

  顾晓鸣的女儿是中国举办“网婚”的第一人,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。“我觉得不能因为网络上有欺骗就否定它,要看到它给婚恋带来了比本人交际圈大得多的资源。”

  去年,波兰总统候选人蒂明斯基和中国河南籍打工妹吴木兰的“千里网恋”,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婚恋传奇。就其结果而言,这种打破种族、打破阶层的爱情是原来的相亲方式下不可想象的。

  不过,另一位网民雅利安人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:“在网络上,大家很容易刻意地迎合对方,特别是有希望陌生人注意的欲望。但虚荣往往是一刹那的快感,真正的恋爱就不一样了。”

  “甜蜜产业”羞答答地开

  据市场研究机构IResearch(艾瑞)的研究显示,2005年中国网上交友用户数已经达到 4640 万,比2004 年增长39.3%,其市场收入规模已达到2.27亿元,预计至2008年网上交友用户规模将突破1.1亿,市场收入将接近10亿元。

  在这个前景为10亿元的市场中,婚恋交友的份额将逐步加大,成为其中最大的一块蛋糕。

  “我们已经和一家美国硅谷排名前5位的风险投资商达成了协议,他们将在今年3月对我们网站投资1000万美元。”“百合”网站的总经理田范江向本报记者表示,以测试题为特色的“百合”网站自开站6个月以来已经有350万注册用户。而在此前,“百合”网已经获得过来自美国Mayfield 和GSR 两家风险投资商的200万美元投资。

  “百合”是一家“推荐制”婚恋网站,用户在注册后将要做百余道测试题,范围包括性格、价值观、基本条件等。做完测试题后,电脑将从已有用户中推荐与该用户匹配度高的用户,建议双方交换通信方式进行沟通。

  与此相对应的传统婚恋网站被称之为“搜索制”,通常通过会员上传的自我介绍、照片等互相结识。

  “我们的题目来自于北师大的心理研究所,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在还没有耗费时间和金钱接触之前,先通过题目了解对方。”田范江说。

  基于这种形式,在“百合”网站上,每10万用户中,只有10%的人能与他人的匹配度在60%以上。“我们到今年9月份之前,都将会把精力放在开拓客户上。”田范江同时表示,目前网站尚处于做市场的阶段,用户都是免费注册的,收支仍不相抵。

  “我现在还没有接受风险投资。”“世纪佳缘”的龚海燕表示,有红衫等著名境外风险投资商找她洽谈投资,单笔金额曾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,但都被她婉拒。

  “我想先把服务做好再想挣钱的事情,许多网站的规模还不大,就想着会员数字作弊,怎么收会员费、扣短信费,这样的心态会把服务行业做砸的。”龚海燕说。“世纪佳缘”在全球网站的总排名中,大约处在700名至800名之间,在国内专业交友网站中位居前列,他们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网友的捐赠。

  尽管如此,目前中国的婚恋网站暂时还没有一家能独占市场10%以上的份额,市场格局尚未形成。根据“世纪佳缘”的一份调查,他们会员的平均年龄在28.1岁,即以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为主。

  “相对而言,他们对于网络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。”龚海燕说。

  在国外,婚恋网站的发展比国内领先5年左右的时间,市场已经相对成熟。在1996、1997年间,最大的“搜索制”婚恋网站match.com的付费会员已经达到100万。2000年,第一家“推荐制”的婚恋网站 eH armony 诞生。2005 年,法国的meetic.com成为了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婚恋网站。在美国,去年婚恋网站的人均消费达67美元,整个市场的金额高达5亿美元。

  “如果中国这批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人成长到婚恋年龄,婚恋网站肯定会在今后几年内开始一个飞速增长的黄金期。”龚海燕预测说,“E-Match(网上婚礼)的时代即将到来。”

首 页 | 关于婚恋宝 | 江南情缘 | 联系我们 | 招贤纳士 | 收藏本站 | 设为主页
电话:17369727060 QQ:466199993    朗信科技版权所有    浙B2-20080055-3